海鷗的生命如此短暫是因為乏味、懼怕和氣憤。只要不去想這些,他就可以享有美妙又長壽的一生。
你是否有就算受親友否定仍勇往直前的夢想?只要暢想就能填飽肚子的激情?
年輕時是否也有覺得是自己天命的夢想?
如果有推薦你讀這本:天地一沙鷗。
天地一沙鷗是美國作家李察‧巴哈於1970年發表的作品,主角是海鷗強納森‧李文斯敦。
與普通海鷗只想著食物不同,比起食物強納森更熱愛飛翔,想要飛得更快、更高、更遠。
憑著這股熱情,讓他即使瘦到皮包骨、被排擠、被放逐也不願放棄。
故事主角強納森‧李文斯敦,就像我們心中那懷有炙熱夢想、不願屈服的少年,
而本書就如少年追夢的故事。
從只是單純憑藉心中的感受獨自摸索,過程中不斷失敗碰壁、承受外界壓力,
甚至一度壓垮自己、背離了夢想,但仍無法放棄心中所愛,最後掌握了初步的訣竅。
這時強納森由缺乏技巧的新手,成為了掌握技巧的中手。
接下來橋段真實的讓人既氣憤又心酸,當強納森掌握訣竅後立刻想到的是幫助大家。
強納森認為只要讓眾人看到飛翔的美好與可能,就能給予大家改變人生的希望與勇氣,
但可悲的是,眾人只在乎他多不循規蹈矩、遵守慣例,鄙視他的成就,甚至不願多看一眼。
讓我想到一句話:不要和豬聊夢想,因為它只在乎飼料。
下一階段,隨著能力增強,自然而然會吸引能力和志向與你接近的夥伴,
他們會帶領你進入更高層次、獲得更多資源。
在這裡強納森遇到了他的導師蔣,在導師的協助下強納森也從只掌握技巧的中手,
進階到了熟練技巧的老手,並且告訴了他成為大師的敲門磚:愛與慈悲。
蔣離開後,強納森相當於接替他的位置,開始傳授夥伴們學習飛行的技能。
漸漸地,強納森開始想起過去那些平凡的海鷗,他還是想將飛行的美好帶給他們,
就像從治國的安於一方進階到了平天下的理念傳播。
也從獨善其身的老手,成為了胸懷大志的大師。
強納森來到地球後,遇到了其他被趕出鳥群,有如當年自己的海鷗。
以這些海鷗為起點,教導、分享飛行的技巧與哲理,
漸漸的一般的海鷗也受吸引,開始加入它們,最後形成了巨大的潮流。
故事的結局也很有意思,到後來強納森被傳為是鷗神之子,同時也有人認為他是惡魔。
為了避免麻煩,強納森決定離開,尋找其他需要救贖的海鷗。
並教導後繼者要以愛與慈悲的態度教導新人們飛行的技巧與思想,有如當年蔣對他說的。
這段作者很明顯的就是在暗喻耶穌吧?
說不定耶穌原本只是天賦覺醒的傳道者,但能力太過出眾被神格化,
最後為避免麻煩遠離塵世,畢竟新約聖經只是名間故事和弟子記憶的收錄集合。
本書講述關於追求天賦的故事,雖然故事簡單,內涵寓意也不複雜,
卻是部相當好看的作品,讓我想到日本的王道漫畫,熱血又振奮人心。
我蠻喜歡裡面的許多理念或語句,相當動人:
- 真正的天堂是我們找到天賦後追求並達到完美的結果,而想達到這個境地,我們要審思自己的內在,解放枷鎖以達到真正的自由。
- 你們的全身,從一個翅膀尖端到另一個翅膀尖端,都是你的思想本身,化為你看得見的形體。只要解除思想的束縛,你就掙脱了身體的束縛。
- 你有成就自我的自由,真正的自我,此時此地,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你。這是鷗神的法則,也是唯一的法則。
最後分享下作者的故事,作者李察·巴哈雖然從小開始寫作,
但他的夢想並不是成為作家,而是飛行員。
大學時選修飛行課程,甚至於美國空軍服役,
成為戰鬥機飛行員,後來也從事飛行教練等相關工作。
由此看來,關於強納森的故事可能也是他自己的故事吧?